县级农业农村局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是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吗?在报考事业单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农学?

县级农业农村局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是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吗?

1、县级农业农村局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是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吗?

县农业局是政府部门,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农业农村局属于板块管理,隶属于同级政府。 县农业农村局隶属于县政府,人事和管理方面归县政府领导。但是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指导。农业农村局参与落实涉农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措施。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深化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落实。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负责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城郊农业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建议,培育、保护地方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负责全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组织落实粮食等农产品生产政策措施。指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

在报考事业单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农学?

2、在报考事业单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农学?

我觉得,不能。 因为农学类专业,主要指的是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等,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工作,获取的学位是农学学位。农业经济管理说到底还是经济管理学,获取的学位并非农学学位。假如说试农业经济管理属于农学,那么农业水利、农业信息、农业生态等等,只要带农业两字的岂不都成了农学。

在报考事业单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农学吗?

3、在报考事业单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农学吗?

我觉得,不能。 因为农学类专业,主要指的是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等,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工作,获取的学位是农学学位。农业经济管理说到底还是经济管理学,获取的学位并非农学学位。假如说试农业经济管理属于农学,那么农业水利、农业信息、农业生态等等,只要带农业两字的岂不都成了农学。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待遇如何?

4、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待遇如何?

作为体制内人员,我按照我们地区的情况来回答你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待遇如何吧。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属于事业性质,正股级单位,和乡镇其他部门待遇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就是多一个农药防害补贴,一个月有200-400元,根据专业技术级别来发放,人员编制全部都是事业身份,主要是专业技术岗,也有少量的管理岗编制。 我一个朋友就是一个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他一个月到手工资3700,补贴240,每个月随发绩效2000,每个月到手5940,接近六千元。除了收入之外,每个月公积金2000出头,算上公积金收入,一个月8000多点。 年底还会发一些绩效,年底绩效有

1、6万,本来是每年4万的,每个月随发2000绩效以后,剩余的

1、6万就会在年终发,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会延迟发放,因为绩效是由地方财政负责的,大多数地方债务都很严重,职工的绩效也同样很难准时发。 另外年终还会发第十三个月工资和考核绩效,第十三个月工资是按照基本工资来发放的,不算其他补贴和绩效,因此第十三个月工资很少,只有2000多一点,考核绩效其实就是从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中扣除百分之三十来留置着,只要职工年底考核结果为合格或者优秀,就会发放到个人账户,如果考核不合格就克扣。 以上就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全部收入了,工资+绩效+第十三个月工资+公积金,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3万左右,月收入一万出头,如果只单纯计算纯收入,大概在10万左右,平均每个月8000左右。 有些人会说还有其他福利,的确还有,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每年会发1000左右的工会福利,以前都是发实物,后面国家不允许了,就直接发钱到工会卡里面,可以用卡去消费,到特定的场所消费会有一些打折活动。 另外的福利就是五险二金了,五险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比较多,其他的缴纳都很少,公积金也比较高,但是扣得也多,公积金是单位和个人对半缴纳。职业年金一个月也有几百块,职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补充,五险二金中,除了公积金可以买房和医疗保险可以看病之外,其他福利基本上用不到,或者只能退休以后才能享受。 以上就是一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人员所有的收入和福利情况了,总体来说,事业编制人员收入在 社会 中属于中等水平,不高也不低,当然每个地方的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有高有低,如上海江苏一个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年收入二三十万,而一些西部贫穷地区事业编制人员月收入三四千的也很多。 乡镇总体的待遇不是很高,每个月有200元的乡镇补贴,但是如果是事业编制是没有车补的。一班家都在县城,距离单位也比较远,必须得开车。平常下村也得开自己的车,每个月光油费也不少。在乡镇加班是经常的,没有加班费。如果想要去乡镇事业单位上班,要做好心理准备,待遇不会高,但笔下也有余。乡镇是很锻炼人的。 我是乡镇基层公务员,我从来不敢在我们镇政府事业编制人员面前叫苦,因为 他们的确比我们更苦 。 在我看来,乡镇政府事业编制人员是体制内最苦的一类人。 如果说公务员是 金饭碗 ,事业编制人员只能算是 铁饭碗 ,无论工资待遇还是发展前景,都比公务员差一大截,其中乡镇政府事业编制人员则是生锈的铁饭碗!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一般分为 四种 。 教师和医生 是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事业编制人员,一般是 专业技术岗位 ,走职称晋升路线,虽说职务晋升很难,但有了职称之后,工资待遇并不比乡镇一般公务员差。 第三种是 县直单位派出部门 的事业编制人员,比如常见的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司法所等,这些不属于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属于县直单位的工作人员,部分是公务员编制,部分是事业编制。 这一类人员拿的是县直单位的工资,也同时享有乡镇的偏远地区补贴,总体来说会比乡镇政府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工资高,却不用承担乡镇政府的挂钩村工作和大型专项工作,也算不错的工作岗位。 第四种就是 乡镇政府下设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 ,在乡镇机构改革之前一般指乡镇政府的七所八站(水利所、林业站、村建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机构改革后全部撤销重组,变成了五大服务中心。 乡镇事业单位一般是正股级,意味着乡镇事业单位最高只能晋升为九级职员,然后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停留在九级职员。 但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与公务员承担着相同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来正面回答问题。 农业服务中心是机构改革后乡镇政府新设立的事业单位,也有些地区叫农林水服务中心,由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合并成立。 在很多地区,农业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办一起挂牌,实行两套牌子一班人马,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一起办公,承担相同的工作人员,由农业农村办主任统一负责。 先说工资待遇。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待遇是按照级别来的,跟在哪个服务中心工作没有关系。 以我们这里为例,广东省珠三角边沿乡镇(非广深佛莞地区),事业编制九级职员的工资收入比一级科员略低。 一级科员每月拿到手大约是7000元,公积金每月双边到账大约是3000元,年终绩效考核奖金大约是35000元; 九级职员每月拿到手大约是6500元,公积金每月双边到账大约是2700元,年终绩效考核奖金大约是30000元。 再说政治待遇。 对于提拔晋升来说,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是最苦逼的,因为绝大部分人是没有提拔晋升空间的。 对于管理岗人员来说,基本上一辈子都停留在九级职员。 对于专业技术岗来说,走职称晋升路线,因为乡镇事业单位级别太低,只有中低级职称的岗位,就算评上了较高级的职称,没有相应的岗位来聘任你,也只能按照原有职称享受待遇。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政治前景只有两条路,一是先成为八级职员(对应公务员的副科级),再选拔到行政单位担任副科级职务,把身份转为公务员;二是每五年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通过五类人员的身份直接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也把身份转为公务员。 对于第一条路来说,在乡镇没有机会,因为乡镇的事业单位是正股级的,最高只能是九级职员。当然,机构改革后,部分地区把乡镇五大服务中心设置为副科级事业单位,这就为事业编制人员打通了上升通道了,可以在乡镇的五大服务中心担任负责人,提拔为八级职员,然后再努力一下,是可以转任乡镇政府副职领导的。 对于第二条路来说,竞争非常激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做不到的。 改革一直在进行中,相信会有更好的前景。

农业部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5、农业部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农业部下属事业单位有:

1、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2、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3、中国农学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

4、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5、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6、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7、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8、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