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怎么一回事,我是占岗不占编,但是领的财政工资,我这跟在编人员有些什么不同吗?那,省属事业单位的《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要考什么

请问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怎么1回事,我是占岗不占编,但是领的财政工资,我这跟在编人员有些什么不同吗?那



1、请问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怎么1回事,我是占岗不占编,但是领的财政工资,我这跟在编人员有些什么不同吗?那

你好,事业单位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1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2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但在实际中,这个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质单位的人员混合使用。尽管是在混合使用,但人事管理上身份截然不同。而且因为长期1样的工作,往往连属于企业编制的人员自己都会忽略了其身份。   从待遇上看,理论上说,两者完全是不同的。工资标准/福利标准都执行不同的规定。这点在退休后的待遇就会更明显。而在实际上,很多单位因为工作需要,特别是混合使用不同编制人员的单位,往往把待遇搞成1样,以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但这只是单位的搞法,换个领导也可以更改,或者有关领导机关要求改正也可以轻易地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你想调动到另1个事业单位,你的企业编制肯定就不行了。当然,现在事业单位也搞聘用制,是签合同的。但不管怎么说,人事局管的就是事业编制的人员及他们的待遇(包括退休)。   最后,说说档案,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已经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了。所以,档案的保管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是身份完全不同,待遇从道理上是不同的。   事业单位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1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2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但在实际中,这个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质单位的人员混合使用。尽管是在混合使用,但人事管理上身份截然不同。而且因为长期1样的工作,往往连属于企业编制的人员自己都会忽略了其身份。   从待遇上看,理论上说,两者完全是不同的。工资标准/福利标准都执行不同的规定。这点在退休后的待遇就会更明显。而在实际上,很多单位因为工作需要,特别是混合使用不同编制人员的单位,往往把待遇搞成1样,以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但这只是单位的搞法,换个领导也可以更改,或者有关领导机关要求改正也可以轻易地就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你想调动到另1个事业单位,你的企业编制肯定就不行了。当然,现在事业单位也搞聘用制,是签合同的。但不管怎么说,人事局管的就是事业编制的人员及他们的待遇(包括退休)。   最后,说说档案,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已经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了。所以,档案的保管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是身份完全不同,待遇从道理上是不同的。   可以加我好友,在线法律咨询。

省属事业单位的《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要考什么



2、省属事业单位的《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要考什么

大部分还是行政能力测试题,有少许公共基础知识题,不过看看行测就行了。

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类的专业技术岗位(我是财会类)考的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是指什么?



3、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类的专业技术岗位(我是财会类)考的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是指什么?

2、考试科目及测试方式   (1)考试科目    管理岗位为: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   通用类的专业技术岗位为: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   工勤技能岗位为:综合知识   (2)测试方式:均为闭卷笔试。   

3、考试范围、内容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测试范围: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理论知识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1些基本常识、基本技能等。主要内容如下:   综合知识测试内容:   (1)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2)法律知识:法律基础理论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等。   (3)管理知识:管理基础理论和公共管理基本知识,社会管理创新,非营利组织理论等。   (4)道德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5)语文知识和公文知识:现代汉语知识,通用公文格式、规范,公文处理及事务性公文写作。   (6)经济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   (7)科技知识:基本科技常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等。   (8)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   (9)社会事业知识:事业单位及其改革,从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工作必备的专业基本常识。   (十)时事政治与基本常识:近1年来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重要会议、社会热点问题及自然、人文、生活、安全等常识和国情省情等。   能力素质测试内容:   综合分析:对文字、表格、图形等资料的分析。   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与理解。   专业素质测试内容:   本专业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1)财会类: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家有关财务、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审计类:审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   (3)统计类: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软件使用,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法律类:法律的基本理论,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经济类:经济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惯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计算机类: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常用办公软件的相关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论和相关应用等。   (7)英语类:掌握1定量的通用词和短语,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能来理解书面材料的能力,具有将难度适中的英语书面材料译成汉语的能力。   测试内容权重: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确定相应的比例内容。   

4、题型和时限   (1)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材料处理题、写作题等。   根据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不等题型。试卷均有主观题和客观题。   (2)考试时限:《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和《综合知识与专业素质》两门科目均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知识》为90分钟,满分100分。   

5、作答要求   应试人员务必携带0.5MM的黑色签字笔或钢笔、2B铅笔和橡皮;各科考试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信息;答题卡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准考证号数字下面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客观题作答要求:应试人员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在答题卡其他区域作答的信息1律无效。   主观题作答要求:应试人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专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用圆珠笔、铅笔或在非指定位置上作答的1律无效。   

6、答题卡填涂方法说明   由于客观题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卷评分的,请按以下要求认真填写:   1.首先用钢笔或签字笔分别在“姓名”、“准考证号”栏填写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准考证号1栏下面的十1个方框中,填上你准考证号的十1位数字,然后,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将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相应的括号内涂黑。   2.答题时,用2B铅笔在对应题号所选项的信息点内涂黑,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能用钢笔、圆珠笔填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干净,必须保持卷面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7、补充说明   1.本考试大纲是2012年省直事业单位统1公开招聘人员笔试考试的基本依据。考试内容可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超出10%。   2.本次考试不指定教材。   3.各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通用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考试可参照本大纲。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