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调到新单位不适应可以申请调回原单位吗?军嫂事业单位可以调回原户籍地吗

事业编调到新单位不适应可以申请调回原单位吗?

1、事业编调到新单位不适应可以申请调回原单位吗?

可以。但是有一个必需的重要前提,那就是上一级人事主管部门认为工作需要而同意再将你调回原单位。

军嫂事业单位可以调回原户籍地吗

2、军嫂事业单位可以调回原户籍地吗

可以。 随军家属可以在部队内部的某些地方做无军籍的职工,比如某部队内的小工厂、研制车间、军人服务社等。但一般都是在外面安置不了工作的随军家属才会走这条路。空军的某些偏远驻守小场站确实有夫妻场站,由军人和其随军家属共同维护。军嫂本来就是事业编,可以申请调动。

事业单位调回原籍政策

3、事业单位调回原籍政策

法律分析:外地公职人员调回原籍工作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国家没有统一政策,只有个别省份的个别市有相关政策并且需要符合学历要求还需经过当前工作单位的批准才可以调动。法律依据:《2020年临沂市“沂蒙英才回聚行动”公告》 第二条 资格条件:

1、 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2、 博士研究生年龄40周岁以下(1979年9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1984年9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生年龄30周岁以下(1989年9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相应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9月1日以后出生)。

3、 2007年以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须为通过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性安置方式取得编制。其中,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须已进行公务员(参公)登记。

4、 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

5、 安排到学校或医疗机构的,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

6、 具有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

7、 自愿接受工作安排和岗位调整。

8、 符合拟任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9、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1)曾受过党纪政务处分的;(2)因违纪违法正被调查处理的;(3)按照有关规定,未满最低服务年限或尚在任职试用期内的;(4)有恶意失信行为被法院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尚未撤销的;(5)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毕业生、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6)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录用聘用的。

参公人员调入事业单位后又调回参公单位,其身份是什么?

4、参公人员调入事业单位后又调回参公单位,其身份是什么?

参公人员调入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身份。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人员怎么调回户籍地?

5、事业单位人员怎么调回户籍地?

事业编制是地方性管理的编制,异地调转,身份是认同的,如果想调回原籍,首先是要找好接收单位,这就要自己推荐,个人去协调,如果接收单位同意,要看原单位是否放行,两边都可以,就可以协调人事部门办理调转手续,这样就可以调转了。问题的关键是接收单位,如果接收单位没问题,调转就好办理了。祝你顺利!。

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想调回原单位有什么办法?

6、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想调回原单位有什么办法?

摘要 除非找到相当大的领导,至少得是市委常委级别的。不然很难办。 事业单位调动有三个关键: (1)掌握好时机是关键,平时没事说我想调你单位去,没合理理由,谁都不好办;看好了哪个单位,想去哪个岗位,都要事先调研一番,摸清情况:哪个自己关注的位置有人快退休了?什么时候搞领导岗位公开竞争上岗?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机构调整?都是调入的好机会,这个时候你和一群人混在一起,起码在表面上是公平竞争,领导才好操作,调入理由很充分:工作需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6 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想调回原单位有什么办法?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我也被借调过,但是没有出现你的这种奇葩问题。一般借调都有借调文件,否则没名没分我们都不要去被借调,一切以文件为准。到期满后就自己回去,跟领导报告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手续和赘述的。如果出现你的这种情况,只能报告组织部门,因为人事调动归他们管。 除非找到相当大的领导,至少得是市委常委级别的。不然很难办。 事业单位调动有三个关键: (1)掌握好时机是关键,平时没事说我想调你单位去,没合理理由,谁都不好办;看好了哪个单位,想去哪个岗位,都要事先调研一番,摸清情况:哪个自己关注的位置有人快退休了?什么时候搞领导岗位公开竞争上岗?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机构调整?都是调入的好机会,这个时候你和一群人混在一起,起码在表面上是公平竞争,领导才好操作,调入理由很充分:工作需要。 (2)操作层面上的关键,人事部门主要领导,要保证你能入围,除非你自身条件非常过硬,有舍我其谁的把握,在程序进行中还是要和人事部门密切沟通,自己出面不行,找和人事部门领导关系不错的人,了解每个环节的进展情况,保证不要被剔除出局。这个时候送礼没有用,人家见过的多了,不会为这点小利败坏自己名声,弄不好还对你产生反感。 (3)决策层面上的关键,当然是一把手,还有你想要去的哪个部门的分管领导,这个要事先搞清楚,班子内部都有分工,不是分管领导,说话没有什么分量。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