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以提取吗,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多少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以提取吗

1、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以提取吗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以提取,但是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提取。法律依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多少

2、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多少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退休之后,一般打到自己的账户上。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比例: 一、职业年金单位缴8%个人缴4% 退休后可按月领取; 二、单位缴8%个人缴4%,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四条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3、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在退休后可由工作人员按月领取。当事人可以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的待遇标准,按月领取到发完为止。但如果当事人出国定居的,则可申请一次性领取。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二)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事业单位执行职业准入管理指什么

4、事业单位执行职业准入管理指什么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是事业单位招收合同聘用制的员工。

1、事业单位执行职业准入管理指实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政策。

2、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结合教育行业的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江苏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如何查询?

5、江苏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如何查询?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30 江苏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如何查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你好,职业年金去支付宝有个社保查询,社保查询中有个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查询,这里可以查询到个人年金,希望能帮到你。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

6、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很多人都想要报考事业单位一个是竞争公平,另一个就是待遇稳定,关于事业单位的退休费是很多人都在议论的事情,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1 从2021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与企业并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在退休后核定待遇的时候,也主要是参照缴费年限和缴费额度来计算退休待遇。 所以这也造成了在2021年十月之前退休的干部,与2021年十月之后的“中人”退休待遇项目是不一样的。退休后待遇项目不相同,这也意味着退休后待遇的计算方法是不相同的。 一、2021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人员。 在2021年10月之前,因为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我们班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退休的人员称之为“老人”。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退休后工资待遇主要有: (一)基本养老金没有交纳过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他们的基本养老金主要是由其退休时的基本工资待遇来按一定比例发放。具体比例如下: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公务员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从上面的比例,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工作不满十年的公务员,其退休后基本养老金都可以按基本工资的50%发放。而在企业中,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都没有资格享受养老金待遇。 (二)历年待遇调整金额在2021年养老并轨之后,基本养老金经过了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五次调整待遇,执行时间都是当年1月份。 调整的'额度,基本上是基本养老金的10%,而基本养老金又在全部退休待遇中占1/2。所以,每次调整养老金待遇,大概就是全部退休后每月全部待遇的5%。 (三)生活补贴生活补贴,主要也是与退休时的职务相关,额度与基本养老金的额度相当。也就是说,退休后职务越高,生活补贴也越高。 (四)改革性补贴改革性补贴,主要是因改革而进行的补贴项目,这与公 务员工资中的改革性补贴意义是一样的。 (五)保留地区补贴和其他各项补贴因为保留性补贴包含很多项目,其中包含保留地区补贴、医疗补差等等。这些待遇在之前都是保持不变的,每个公务员在其入职机关初次核定待遇时确定的额度,将一直维持到退休之后。所以退休人员也享受其在职期间的各类保留补贴。 我们从机关事业单位“老人”退休的待遇项目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很多待遇都是与退休前职务相挂钩的。这也是造成了很多单位在退休前调整退休人员职务,让退休人员在退休前能够晋升更高职务级别后再退休,目的也是为了让其在退休后能够享受更高的待遇。对于2021年10月之前,退休前调整职务对于退休后的待遇影响是非常大。 二、2021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 在2021年10月之后,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所以在这之后退休的人员中,其工作年限中,既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时间,也有不缴纳养老保险视同缴费的工作时间,这些人也被称之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 中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所含项目是一致的。包含以下项目: (一)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主要是按缴费额度和缴费基数来核算的。具体公式是: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社会月平均供词X(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 x 缴费年限/100 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是指: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个人缴费的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之间的比例。例如,某年社会平均工资为2000元,如果你的缴费基数是4000元,那你的个人当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4000/2000=2。把一个人缴费期间(所有年份的缴费基数额加总)再除以(所有年份社会平均工资加总)就等于(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了)。 退休人员“中人”缴费指数 = 2021年以后的缴费基数和/2021年以后社会平均工资和。近几年退休的人,其个人职务上也到达自己的巅峰,工资待遇都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基数也比较大,随之个人缴费指数是占优势的。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主要是将个人缴纳的养老金部分以及所产生的利息,按计发月数进行发放。具体计算公式为: 如果是50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扣缴养老保险的总额+利息)/195 如果是55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扣缴养老保险的总额+利息)/170 如果是60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扣缴养老保险的总额+利息)/139 因为是从2021年缴纳的养老保险,其个人的账户的养老金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待遇方面是不占优势的。与前边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占优一张一弛,总体算下来,既不吃亏也不占优,保障个人养老金待遇的平稳。 三、过渡性养老金。 (三)过渡养老金过渡养老金主要也是和缴费年限与基数相挂钩。 到2021年不满25年工龄的人,计算方法为: 过度养老金=月平均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指数×2021年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到2021年工作满25年的人,计算方法为: 过渡养老金= 月平均缴费基数×个人缴费指数×(30%+(2021年之前缴费年限-25))过渡系数 过渡系数大部分省份在

1、3%-

1、6%之间。 (四)历年调待养老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也是与老人的养老金待遇一样,经历了5次的调整,每次上涨的比例也是大概5%的样子。2021年将会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6连涨,和社会养老金的17连涨。 (五)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待遇主要是针对在2021年之后缴纳职业年金的人员而兑现的待遇值。具体的计算方法,我们在文章(公务员、事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在退休后能增加多少退休工资? )中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虽然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包含的项目与企业社会人员一样,但是在最终兑现待遇的时候,在养老并轨后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也就是2021年10月到2024年10月。在过渡期间,“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是:采用新老方法结合,保低按比例就高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采用新方法和旧方法两种方式同时计算养老金。公式是: 中人养老金最终到卡待遇=计算低值+(计算高值—计算低值)*60% 其中60%,只是一个比例数字,根据工龄不同和职位不同,有不同的比例,大部分是在0.6到0.7之间。一般来讲采用新方法计算比老方法计算出的养老金要高。 此外,中人在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是将职业年金待遇计算在其中的,在过渡期内计算差值时,也将职业年金的待遇计算在内。 三、关于退休后待遇的一些思考 我们从“老人”和“新人”两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来看,老人的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取决于退休前职务。而新人的养老金一方面取决于退休前的职务,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缴费的基数和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而随着2024年10月之后,过渡期内保低按比例就高的方法或许会转向完全按新办法计算,也就是养老金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和缴费额度。从这方面讲,在未来退休前调整职务,对于养老金基数产生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退休后对待遇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这也就是说,在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前突击调整职务的作用会受到严重削弱。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退休费指哪些2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主要区别

1、概念不同 退休金:退休金(退休生活费)是指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是由单位或个体提供的; 养老金:养老金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是由国家提供的。

2、缴纳方式不同 退休金:以前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就可以享受退休金的,且退休金直接由国家发放; 养老金:养老保险是每个月都需要缴纳的,一般由参保人的单位来进行代缴,其中一部分会交给国家,另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

3、发放渠道不同 退休金: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的是退休金; 养老金: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是养老金。

4、领取方式不同 退休金:一次领取退休金或分期领取退休金,一直到死亡为止; 养老金:政府部门统一按月发放,一直到死亡为止。 养老金并轨,“双轨制”终结 自2021年10月1日开始,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从这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与企业职工一样,都需要缴纳社保才能领取养老金了,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体现了社会制度的公平公正,以后就没有退休金这个说法,只有养老金啦! 国家现行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在最低缴满15年养老保险后,也还能继续进行缴纳,缴纳基数越多,缴纳的时间越长,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越多。

相似内容
更多>